首 页 >> 严冰副校长在项目典型应用示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严冰副校长在项目典型应用示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央电大副校长严冰副校长在项目典型应用示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包括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和在总结会上的讲话两部分。

一、在项目典型应用示范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教育部、财政部“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项目典型应用示范工作会议现在开始。这个项目是2008年3月启动的,是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牵头承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五个单位参与实施的一个项目。项目负责人为当时担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的葛道凯博士,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国家级数字化学习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多方教育资源,推进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共享,为网络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资源支持。
  项目实施以来,在资源共享机制模式设计、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发、资源规范化整合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1月22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这个项目进行了第二次中期检查。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项目在平台研发、标准制定、资源整合和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认为项目对面向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模式和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为今后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意义重大。同时,专家组要求深化项目机制与模式的普适性研究,加强典型应用示范工作,重视应用效果的评价,扩大资源应用和服务的范围。
  项目典型应用示范工作将主要依托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分中心和典型应用示范点开展。根据项目的总体实施进度安排和专家建议,项目组决定召开项目典型应用示范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部署教育部、财政部项目的典型应用示范工作。同时,为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首批分中心和典型应用示范点授牌,进行分中心系统安装、培训及资源编目的培训。参加会议的人员为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首批分中心和典型应用示范点建设单位的主管领导、相关工作负责人,还有项目组的技术人员和资源管理人员,以及拟申报建设第二批分中心和典型应用示范点的部分电大、广院、中职及高职院校的相关领导。
  我特别介绍一下主席台上的两位领导,实际上各位代表基本都认识,中间这位是项目负责人,同时也是现在中央电大主管司局的领导,教育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司葛道凯司长;旁边这位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杨志坚校长。我代表项目组对两位领导,还有各位同仁的出席表示欢迎和感谢!这次参会大致有18个分中心、5个典型示范点,加上第二批拟申报分中心的16家单位,总共有25位校领导、 40位部门负责人,当然,还有项目组各子项目负责人和部分项目协作单位代表,在这里我也一并表示欢迎和感谢!
  在单从凯主任对项目情况通报之前,我讲一下关于资源中心分中心和典型应用示范点的问题,下午小结的时候再讲一下关于分中心在建设和典型应用示范相关的工作当中的定位以及近期的工作。
  首先,我们讲一下分中心的申报问题,分中心及示范点的评定标准首先是着眼于项目本身进展的需要,首批批准加入的18家分中心和5家典型应用示范点,实际上已经需要承担项目的典型应用示范工作了。 原定3月份要进行项目的验收,首批分中心和典型应用示范点必须要参加项目的集体验收,所以分中心和典型应用示范点现在首先要考虑到实现项目既定目标有什么需要,并且能够从思想认识、工作基础等各个方面满足项目本身的需要。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相对来说,申报首批分中心的其他学校参加项目验收是有困难的,而且很坦率地讲,有一些申报单位的申报材料可能也谈得挺好,但是对于这个项目的了解把握不够,确切的说是有一些学校的领导,包括具体负责申报工作的同志对这个资源中心项目不太了解导致了申报材料不太靠谱。当然,首先从工作的原因、基础各个方面来讲,我们确定了18+5这样一个方案。
  下午会说分中心的事情,它将来既是资源的使用者,但同时也是建设者,从架构上是分中心,但是名称上不用,包括原来的运作本身都是一体的、分布式的,因为要考虑到大家后续的申报。
  今后我们会根据申报单位的条件是否成熟来评审分中心和典型应用示范点,倒不一定是分批了,可能是分拨了。这次会议结束之后,可能有的同志比较急切地想参与这个项目,我们希望有意向要参与这个项目的学校会再次申报。申报时间比较紧一点,申报工作三月底就要实施,电子文本、印刷文本在三月底都要寄到项目办公室,我们想在四月上旬再组织一次专家会议审定一批分中心和典型应用示范点。首批分中心和典型应用示范点在我们的项目要求和操作上是必须参加项目集体验收的,我们希望后面成为分中心和典型应用示范点的单位也要参加项目的集体验收,但是从时间上就不做硬性要求了。
  另外我们跟葛道凯司长也沟通了高职学校和中职学校相关的申报,司里面可能也会有相应的部署,会多沟通一点时间,但是大家在时间上也要抓紧。电大的申报就在这个会议上通知了,其他的东西、基本的材料都是按照第一次的申报通知就行。第一次申报没有批的,这一次要在原有基础之上重新申报,至于要求我最后再谈几点,作为大家工作的参考。
  下面我们请项目办公室主任单从凯就典型应用示范工作的方案做一些说明,大家欢迎!
  谢谢单从凯主任的发言!现在单从凯主任通报的情况主要是进展,实际上如果要具体讲,还有很多的东西要说,我们希望大家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努力。不管是为了落实规划纲要,还是为了整个中国的教育,这都是一个难题。不管是对于广播电视大学自身,还是对于其他类型的学校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课题。当然,一方面我们要在教育发展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另外一方面,参与到这个领域当中两个想法一定要有,第一,这个事情不是谁要你做,而是你自己要做,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比如说我们刚才讲的改革发展的战略支点,就是撬动。第二,参与到这个平台里头就有了我们所说的权利和义务,即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我刚才说,我们的共享为什么难?实际上在塑造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推进当中又出现了,刚才葛道凯司长也讲了,哥德巴赫猜想有三个方面的思想,现在加了一个,有四个。一个是理念的碰撞;第二是机制的矛盾;第三是利益的博弈;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更深层次的文化冲突。中国教育没有共享,所以,处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推进这个事情大家都要有思想准备,我想强调的就是这个。刚才单从凯主任强调了一个很重要的词,他用了一个“云”,当然比较多的人是从技术层面来解释这个“云”,云计算,其实现在如果我们把这个理念应用到教育当中,可能就是云的理念、云的文化、云的情怀,这个可能更是决定性的东西。任何项目试点都要注意“有限目标、重点突破”,一定要研究这个项目的有限目标是什么,要聚焦;重点应该在什么方面,争取有所突破。资源共享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一个项目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这个项目只能取得阶段成果,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个项目的价值就在于它还能够发现、提出很多新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探索奠定基础。即使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实践当中来,也不能通过实施这么一个项目就把资源的那些问题都解决了。所以,我也希望下午讨论发展路径的时候,大家要遵循“有限目标、重点突破”。,我们要在国家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大背景下,着眼于教育部正在推进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同时要站在国家开放大学建设与发展的战略层面,论证在这个项目的基础上如何来进一步推进相关的政策。任何项目都是有特定目标要求的,我们要扣住这个项目的典型应用示范工作来研究相关问题。

 

二、在项目典型应用示范工作会议总结会上的讲话


各位同仁:
  下午好!
  我听说大家在下午的研讨会上对项目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见解,主办方已经将下午的研讨会进行了全程录音,会对大家的意见作进一步的研究。在这里,我要对大家的积极参与以及大家给予的真知灼见表示感谢!实际上这次会议是围绕着项目就相关问题进行的研讨、交流会,也是一次动员会。回过头来看,这次会议对下一步的工作意义还是很大的,项目的进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清晰的显现出来。
  其实总结也没有太多,趁这个机会我最后说几个方面的事,供大家下一步研究典型应用示范作参考。我不是全面阐述,只是把一些想法提出来,大家共同来研究一下。
  首先,我认为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人员,包括项目组的同事,都需要结合项目的实施和典型应用示范工作来深化我们的认识。也就是我们要清楚为什么要搞这个项目,具体到我们每个参与单位,要知道为什么要参与实施这个项目。在交流当中我发现大家在有些方面是有共识的,但实际上现在大家的想法还很多,各有各的想法很正常,因为每家单位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但是既然共同参与一个项目,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共识,而且要通过项目具体的实施不断地强化我们的共识,这一点很重要。但是,这个强化的过程并不是要求大家提出的所有的问题都要一模一样,这不现实也不正确,因为实际上好多提升认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同看法相互碰撞的过程。从很多方面来讲,这个项目的开展原本就是为了解决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出的一些问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起步很早,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的教育计划,当时阐明实施远程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但是总体而言,相对于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其它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资源共享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明显比较滞后。所以要通过一些项目来推进这方面的探索进程,实际上在实施“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项目之前,已经有了若干个项目,比如中央电大承担的04年开始、08年结题的国家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以及其他一些试点高校承担的一些项目和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对一些问题进行了细化,重点就是探索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来推进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与共享,尤其是探索、建立共享机制。也许这一项目不可能把这个机制建立起来,但是要逐步探索建立这个机制的路径。
  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后,项目进展到现在,很多人包括中期检查专家都谈到这个项目所表现出的前瞻性。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到探索终身教育的 “立交桥”,再到推进加强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回过头来看这个项目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下一步落实规划纲要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教育公平,实际上很多教育公平体现的就是民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当然这里面说的优质教育资源不仅仅是教学的资源。二是提高教学质量,优质的学习资源在提升教学方面发挥的作用大家都明白,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总体来讲优质教育还很匮乏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建立这样一种机制,对于未来教育发展的意义是很重大的。
  如果要评价这个项目,我觉得至少得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从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看,推进项目的进展要作为落实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措施来完成。二是,这个项目也是教育信息化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专家组专门有一个部长在分管教育信息化,现在也正在研究十二五教育信息的规划,包括资源库等非常核心的方面,这是整个教育信息化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而教育信息化又是整个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实际上还有第三方面,但是现在大家不太提这个,就是将来要建成的资源中心实际上也是在探讨一种社会化的服务,它不仅仅是远程教育资源的社会化服务。那么,就这个项目的性质而言,非常重要的是探讨信息技术的发展,去研究信息技术尤其是数字化技术为我们探索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提供了哪些新的可能性,以及逐步实现这些新的可能性的路径,要把这些结合起来。因为终究是这样一种技术的发展才使得数字化有了新的可能性。
  这个项目主要是中央电大牵头承担的,中央电大是从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来认识,也是从自身的功能、作用来组织实施这个项目,好多东西要探索。除了我刚才提到的国家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之外,实际上中央电大近几年承担的一系列项目都跟我们现在实施的这个项目直接相关,比如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实际上最先提出这个概念的是曾任中央电大校长的张尧学院士,将来建立这样一种数字化学习理念一是建设数字化学习港,二是建设数字化学习的资源中心,这是核心。
  简单来讲数字化学习港就是一个一个的学习超市,这个学习超市最重要的是给学习者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和数字化学习资源,所以必须有资源通讯的支撑。当时、数字化学习港结题时我提出四个问题,第一个就是资源的匮乏,即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应用与共享。当时在实施数字化学习港期间还有一系列其他的项目,例如数字化学习港项目的拓展项目,其中最主要就是关于研究怎样提供数字化学习港和数字化学习资源。今天,我们这个项目的核心目标是要解决数字化学习港项目集成的30TB数字化学习资源如何提供公共服务,发改委的项目实际上也是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传输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
  回过头来看,这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广播电视大学服务于学习型社会的探索进程,也为下一步广播电视大学成为国家开放大学,落实教育规划纲,以及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奠定了相应的实践基础。实际上广播电视大学也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项目和课题,在更新观念、明确定位、探索路径、破解难题、提升能力、强化特色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从而显示出广播电视大学在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有可能发挥的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现在还有很多人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即通过承担上述一系列的项目、课题,确实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一个基础,并通过承担这些项目强化我们的地位,显示未来我们有可能发挥出的作用。我也不多讲了,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确实有很多说法,现在提出的问题五年以后回头再看,恐怕又会有不同的认识、评价和选择。
  这几年电大在试点工作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包括在资源共享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所进行的探索,都为这个项目的实施奠定了相应的工作基础。我想实施这一项目,无论是在工作基础,还是在认识基础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联,例如2003年进行的共享专业、共享课程专项试点,将来很有可能成为我们在教育体系当中推进资源共享非常重要的一条探索路径。
  这个项目一定要在今年的6月份或者稍晚一点进行集体验收。虽然说这个项目是从国家的层面进行探索,但我很坦率地讲,实际上项目的经费是国家掏一块钱,我们电大掏三块钱。从自身的发展战略来讲,我们要通过国家的战略来推进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这个项目本身不是一个孤立的产品,它现在叫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当然也可以叫终身学习资源库,我们是为建设国家开放大学而成立的资源中心,叫什么名字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用葛司长的话来说,国家开放大学的资源中心一定要能够体现国家意志、国家形象、国家教育的政策导向以及整个国家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虽然这样说可能说得有点大,但我们就是要结合国家战略来谈国家开放大学的定位、功能。我认为资源中心或者说是资源库(一库N网)里各种各样的资源在未来都要重新组合,管理方面也会有所变化,同样一门课程,有可能既属于社区教育资源库中,同时又属于其他库,这就涉及到划分的问题。当然资源中心总体上还是一库N网,这个库是一个一个的政策。
  从长远目标来看,项目发展的第一个战略层次就是要支撑国家开放大学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建设,以及提供社会化服务。也就是说,我们要以国家开放大学的定位来确定项目功能、作用的核心支撑。对电大发展建设的进程而言,项目是一个战略支点。
  第二层,是为中国开放大学的学历、非学历教育提供资源的支持和服务,以一种新的机制来运作。
  第三层,要为高等院校,包括网络教育学院以及中高职等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培训机构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支持。
  第四层,为社会公众,比如社区学习者的个别化学习提供多样化的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当然这种直接提供给学习者的服务含有公益性,并且公益性会随着它的发展而越来越明显。
  第五层,利用这个平台来引进国外优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同时把我们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推荐到国外,实现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跨境传输与优质共享。当然我并不是说这个项目结束就要马上达到这种程度,而是通过资源中心来实现这样一个数字化学习资源库的进程。
  当时确定由中央电大牵头这个项目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这涉及到两个方面,首先,一定是“我要做”,而不是“你要我做”。我认为这个问题现在不会存在很大的异议, “我要做”本身的驱动力是必须要存在的,这些工作是我必须要做的,你不动摇我也要做,我甚至要不惜代价的来做,当然也有个别学校不愿意付出代价。 “我要做”的驱动力差别非常大,因为各个地方的广播电视大学与高职院校每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按照任务书的要求,我们的近期目标就是建设分中心,长期目标就是要通过参与实施这个项目来推进分中心建设的相关探索。我想未来的资源中心或者说是资源库,它的基本架构是分布式的,就是分布成组、统一管理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共建共享的平台。分中心将来是一个有机构成部分,比如库中有500TB的资源,分中心除了拥有自身资源外,还拥有库中的500TB资源我尤其希望广播电视大学建设分中心,我们要思考如何通过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来抓住推进自身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支点。也就是说,把分中心建设好、运行好不仅仅是参与实施项目的要求,更应该成为相关地方广播电视大学自身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参加这次会议还有一些高职学校和其他学校的代表,我们还会和职成司重点研究如何在高职学校和其他学校里面推进项目。据我所知,司里有很高的兴致来布置这件事。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牵头承担这个项目也给广播电视大学增加了压力。谈到为什么要开展项目的时候,我多次讲过电大系统非常突出的优势是系统办学,但是,这个系统在新的形势下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比如电大所能发挥的基本作用以及在未来社会化进程当中发挥的作用。我始终认为电大系统首先要坚持作为系统整体的功能作用,当然,它的机制要创新,体系要改革。我们要看到在新的形势下,电大系统运作曾经的许多优势在弱化,有些优质资源已经在弱化,并且在几年以前就已经显现出来。如今随着网院跟高职院校的合作,我们担心电大系统运作当中系统办学优势的弱化同样有可能在资源中心建设项目和未来的项目建设与发展中出现。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课题,所以我今天主要是提问题,不是全面地阐述,我把更多问题提出来,大家可以更好地研究这个事儿。
  另外,上午项目负责人葛道凯司长对典型应用示范工作已经提出了一些要求,在这里我稍微做一点补充,以便于大家可以在这个基础之上来研究这个项目到底具体是要干什么。葛司长说要通过应用示范,来进一步地验证、修改、提升我们的整体设计,我认为实际上这里面包含了验证、调整、完善、提升这个项目的秉承设计和项目取得的建设成果,一定要通过应用来验证、调整、完善、提升整个项目涉及到的问题。
第二,实际上还是要通过典型应用示范来促进建设,更重要的是怎么推进建设。这里头涉及到很多东西,可以说最直接的就是推进资源的建设,要通过典型应用示范来汇聚、集成资源,推进相关资源建设,也可以说是以技术平台的角度推进建设。参与这个项目的还有清华、北大、北交大以及另外两家公司,他们主要是通过研究技术来同步推进项目的建设;另外,还有一些看不见的东西。这是第二层的验证设计、推进建设。
  第三,就是资源建设后到底怎么样用。这就涉及到将来探索分中心的架构、功能、运行,核心问题有三个,第一是完善设计,第二是推进建设,第三是提供示范。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从验证还是从推进建设、提供示范,技术、模式、机制是最重要的。这个技术只是针对这个项目,而不是去攻克什么尖端的技术或者是核心技术,而是技术应用,要通过这个项目探索一条比较清晰的技术路线,来实现相应的目标第二,模式。这个模式一点不虚,包括数字化资源本身就有一个模式,集成也有一个集成模式,服务也有一个服务模式。提供这样的模式,你要能讲得清楚,模式已经构成模式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将来肯定还要有一个营销模式。
  第三,机制。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可以把机制比作两只手,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就像弹钢琴一样,两只手互相配合才能弹出和谐的音乐。看得见的手就是政府那只手,因为项目要体现国家意志,政府这只手要看得见,责无旁贷;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这支手。此外,我们还要思考如何在终身学习体制乃至整个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中反映学习资源、共享机制的探索与创新。如果我们在这种机制创新方面不能够有所突破、有所进展,想要建立起资源创新机制是很困难的。我曾经说过探索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也可能对整个机制的创新发挥积极的作用。如果现行教育体制和终身学习体制的创新探索不能取得一些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那么反过来我们要通过对这方面的探索来促成终身学习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这里面就是这么一种关系。
  有些东西抱怨是没有用的,这个体制机制说起来很悬,但是它真的就是如此。前一段时间大家议论国外的名校开放课程,我是从03年开始跟踪关注这件事的,,一开始他们提倡MIT、OCW,它们的课程我都实地考察过,也参加过很多次公开课程的会议。现在中国确实缺少共享资源,但又不能等这种文化都形成之后再来搞这个,那就要有思想准备了。我觉得在中国推进这件事确实有方方面面的困难,我上午就说了四个方面的冲突,理念、机制、利益、文化,我觉得这四个方面的冲突将长期存在。所以,大家参与、推进这个项目时肯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如何来面对?不是说在这四方面有这样的冲突我们就解决不了,因为它不仅是大的方面的认识,还涉及到我们的切身利益,所以这里面的问题就更加复杂了。通过这个项目我们所要关注的应用、技术、模式、机制,重点和难点都在这几个方面,包括机制,大家说电大这个系统现在都要创新,自身更多的应该作为一个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系统,就是我们这几年经常讲到的,这里面真的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所以,这个机制创新当中,包括自身的创新,包括资源中心和资源建设的创新到底按照什么样的道路走,怎样形成合力和共识,确实有必要建立一个进入与退出的机制,比如你进来了,但是你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那么就必须得有一个退出的机制。
  我把典型应用示范的要求简单说几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首批加入的18家分中心和5家典型应用示范点,按照要求,大家要接受项目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同时为下一步的验收提供相应的支撑。有些学校参加首批申请加入分中心没有成功,所以继续申请加入分中心以及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项目的对接,将是下一步必须要开展的工作。
  首批分中心、示范点和马上要加入分中心及示范点的的单位,一是要“有限目标、重点突破”,任何项目的特点都是有它自己特定的目标要求,我们直接的近期的目标就是实现项目任务书中的要求,做到“有限目标、重点突破”,要清楚我们在模式、机制探索上重点要突破什么,这个机制当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什么。建立一个资源中心,需要用机制来管理,除了要让大家愿意把资源投入到这里来,还要让大家愿意使用这些资源。除了刚才我所讲的技术、模式、机制外,如果要再进一步扩展,还会涉及到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说知识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这是一个大难题。通过公共服务和产业运作,大家可以看到这里头还有一种心态,就是理念与实践的落差、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我们不可能通过一个项目来解决太多的问题,这就是“有限目标、重点突破”。
  第二,明确责任,主动参与。主动参与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就是只要加入到这个事情中来,就要积极参与,有一点勉强都不要来参与了。第二层是,主动参与还包括在项目进程当中乃至在今后的参与项目当中,怎样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整个的资源共享,包括资源中心建设以及项目的运行过程当中发挥我们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表现为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一定要明确责任,不要认为是别人要求你做的。
第三,通过参与课题,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来破解难题、研究规律。应用点、应用示范过程是一个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破解难题、研究规律。
  第四,循序渐进、协调运行。现在,在资源建设方面大家的基础比较好,但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这个规划纲要发布之后,高等教育领域、基础教育领域、远程教育领域和开放大学,都表现出很多非理性特征的发展冲动,对此我有一点担忧。因为非理性的发展冲动对于我们实现项目的既定目标以及建设资源中心肯定是有害的,所以,我们要思考怎样循序渐进地把事情做实,一步一步朝前推。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各个相关因素的协调运行。
  对项目组自身来说,我们回去之后还要进一步研究下一步各个子项目的工作重点,转向围绕着典型示范项目应用,各个子项目回去要进行相关的研究。
  实际上,通过参与这次会议我也增长了不少知识,大家提出了很多意见,虽然有的电大参与比较晚,但是认识非常深刻,而且对下一步的工作也有非常深刻的思考,这使我们增强了信心,我也从大家的参与和意见中受到了启示。项目的负责人是道凯司长,我介入这个项目比较晚,是从08年12月份才介入的,道凯司长分配给我的工作是管理学习港,后来又整个挪过来了,现在分管的比较多了。但是,我上午已经透露,站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要进行申报论证,有可能要建立一个比这个项目要大得多的资源建设方面的项目,它也是独立的,包括其他相关项目的拓展和延伸。
  我相信,我们通过开展这样一个项目一定会为后面相关项目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