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葛道凯司长在教育部、财政部“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 项目典型应用示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葛道凯司长在教育部、财政部“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

项目典型应用示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志坚校长、严冰校长、各位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是高朋满座。昨天晚上志坚校长没来,所以没看到这一次的代表有新的增加,除了电大系统的领导和同志外,还来了将近十位高职学院的领导,比如我们的津石同志,津石同志原来也在高教司工作。前天晚上严校长告诉我今天这个会我是双重身份,第一个身份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要给大家汇报工作;第二个身份是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主要负责人,要站在行政的角度对这个项目予以鼓励和支持并提出要求。刚才志坚校长说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领导下,我认为这句话说得不对,应该更正为在教育部党组织领导下,我们是一起干活,把事情干好。
  现在我要按照严校长的指示,将两个身份用三句话和各位作探讨。
  第一句话,就是要站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这个角度,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这个项目体现了政府意志、时代要求和教育发展方向。我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我是项目组长,这个项目是08年3月启动的,承担这个项目时我还不是政府部门的负责人,而是因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我相信在座的不少同志都对去年7月份颁布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行了仔细认真的学习。教育规划纲要里对今后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目标是三句话,叫“两基本一进入”。第一个基本,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第二个基本,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第三句话就是一进入,即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是中央政府在广泛征求全国老百姓意见的基础上,向全社会、世界各国的一个宣誓。“两基本一进入”里,至少两基本是和教育信息化有着密切联系的,也可以说,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两基本的重要保障之一。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在这之前我想大家还听过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可见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需要法律、制度、政策、措施以及教育机构方方面面的支持和保证。教育信息化是实现学习型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这是有广泛社会共识的。所以说,我们这个项目的题目叫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应用。要把教育信息化从理念变为实际行动可以从很多方面开始,其中一个起步的环节就是要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纲要里将发展目标分为八个部分,和我们在座多数同志关系比较密切的是两部分,一部分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纲要中被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在八个教育领域里提出大力发展的唯一一个。袁贵仁部长是负责纲要的,当年是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是直接领导这个纲要起草工作的。用他的话说什么叫“大力”?“大力”在汉语里头就是最高级,在规模、结构、质量方方面面都要大发展,用“大力”发展的只有职业教育,然后才是“加快”发展、“积极”发展。
  今天我们有将近十位高职学院的领导,纲要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当中,我曾经概括出四句话,第一是关于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纲要说必须要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二句话,就是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三,提出的目标、地位那么高,怎么实现?纲要也说得很明白,其中最关键的,我认为是基本保障或者根本保障,说的是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第四,前面三句说的是教育外部,职业教育内部怎么办?纲要中提到了一个重点两条主线,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改革创新,一条主线是加强建设。这是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的很大不同,就是要把加强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职业教育的底子太薄了,这是纲要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
纲要里关于继续教育的论述,和在座各位以及我们的课题关系最密切。纲要关于继续教育的论述是三句话,第一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第二是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的体制、机制;第三是要构建灵活开放的继续教育体系。在保障条件里专门有一章写的是教育信息化,这一章叫“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其中有三句话,第一是要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是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第三是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继续教育部分和教育信息化部分总共六句话,这是标题,大家都可以看到。如果说到和未来学习型社会的关系,我把这六句话做一个概括,就是四组八个词。第一组是政策和机制,讲的是统筹加激励,就是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和政策措施。什么是统筹加激励?纲要说,继续教育需要加强统筹,将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不同地方的教育资源有效地整合和运用起来。统筹结束后最关键的是要广大老百姓学习,要有措施,要激励广大老百姓去学,这就是统筹加激励。第二组词是资源加网络,继续教育的发展,资源是重要的一方面,因此,要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继续教育,扩大继续教育资源,要把资源放在网络里。我理解的网络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我们说的信息技术网络,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把资源送到广大老百姓的身边是最方便的,放到计算机网络里,理论上人人都可以接收到。当然,广义的网络包括了我们传统的网络,这是第二组词,资源加网络。第三组词是选择加转换,把资源放到网络上,送到了广大老百姓身边,但是你不允许老百姓自主选择,那肯定不会有人学。所以,资源送到老百姓身边以后,要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不像以前,孩子们进入学校大门以后,先上语文,再上算术,再上自然,这个是小学需要的。上大学时报名选择数学专业就只能学习数学,虽然可以转换专业,但不能老换专业,不然教学计划没办法组织。这些对于普通教育适用,但是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就不适用了。比如我现在这个工作与电工有关,那我就学点电工的课程,但是过两天我又变成木工了,那就要转学木工课程,将原来所学的电工课程折算了,与木工有关系的算进来,没关系的就算丰富自己的阅历了。所以,建设学习型社会,继续教育很重要的原则就是选择完了必须要接上,允许大家选,选完了得从头来当然可以,选择多了阅历更丰富。但是,成人都是功利的,,所以转换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否则他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因此,第三组词,选择加转换,转换就是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之间的互相承认,也是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第四组词,共享加服务。前面我们说,有了资源,资源放到网络上,就是老百姓身边都有了,而且可以选课、可以转换了;但是我选了清华的课再也选不了北大的课,这行吗?不行,尽管清华诸多方面很优秀,但是清华也不是每一门课都是最好的,学术性教育清华是优秀的,工程类的清华可能是最好的,但经济类可能人大是最好的,教育类可能北师大是最好的,讲种花、种草可能高职学校是最好的,凭什么我就只能选清华呢?所以,资源要共享,要让老百姓能够去选,通过比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这是资源共享,共享以后,是不是我们的终身学习体系就形成了?不是。
  昨天晚上讨论的时候我说过,这个项目给我们最大的启发,也是电大十年来探索的启示,就是教育活动不是把教育资源送到老百姓身边就算完成了,如果是这样,那我们把国家图书馆搬到网上去岂不就是全民都接受教育了?显然不是。教育最重要的、最关键的环节是人和人的交流,是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最最重要的是人和人的交流,当然,面对面的交流是最好的,但那不可能,我曾经开玩笑说,别说全国人民,全北京市的人民能跑到北大、清华的校园里头去吗?也不可能。好在信息技术发展了,不管你在哪儿,只要有计算机,只要连接了网络,两个人之间就可以进行交流,这种交流在远程教育里就叫支持服务,所以最后一组词就是共享加服务。那么,这八个条件都具备了,我相信按照纲要的要求实施,我们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就会大大地往前迈进一步。
  向前迈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需要我们每一所学校作出努力,需要我们社会上同行业的每一家企业作出努力;但是,现在亟待解决的是如何建立一个共同的平台,让大家在一个平台上分享信息、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竞争选拔出优秀的适合老百姓的东西,供老百姓来选择!所以,我想这是我说的第一句话,当然我是站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角度说,这个项目体现了政府的意志、时代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方向。
第二,我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要跟大家报告进展。从08年开始,实际上是从07年教育部、财政部就有意向在这方面组织专门的人员研究构思如何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应该说这项工作并不容易,昨天晚上单从凯教授在讨论的时候引用了我过去讲的一句话,我说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说是教育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如何实现资源共享,也取得了很多进展。但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的,现在还比较缺,所以大家都在探索。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自己感觉还是有所进展,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资源的整合过程中。我们已经搭建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基础平台以及相应的应用系统,真正开发这个系统的时间要比构思这个系统的时间少得多,大量的时间是在讨论、研究、构思系统的方案。我想在座的技术公司的同事们都知道,真正开发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实际过程中最困难的是如何实现突破?到目前为止,总体还是往前前进了一步,一会儿大家可以看一看第一方面的进展。
  第二,规范与标准的建设。这是我国教育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规范和标准的建设主要是解决三个主要的问题,一是底层技术差异比较大,兼容性比较差。当然,这个规范和标准的建设是为未来服务的,目前,我们的水平和设想是不论底层技术什么样,在一个平台上都要能实现共享。目前我们的平台构思就是要兼容各种底层基础。这方面天津电大的王校长是专家了,我们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但是我们希望未来大家的底层技术是相对统一的。二是资源的分类和元数据的编码不规范的问题。大家知道,要放到网上去最重要的是检索,大家都能找得到,所以资源的分类和元数据的分类很重要。三是电大原来一门课程的所有学时全都在网上,要看就得从头看到尾,不方便不灵活,这就涉及到资源拆分的粒度问题,拆得越细,检索效率就越高。但是,拆得越细占的空间越多,检索需要的时间就越长,时间太长就没人用,效率和效果之间要有一个平衡,我们希望通过规范和标准来实现。
  第三,探索资源共享机制。主要是解决资源整合,通过什么方式、什么途径和怎么让大家有意愿来共享。现在全国教育资源比较多,我们各个学校都有一批自己的资源,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实体的资源,但是如何让大家愿意将自己的资源放到一个平台上去呢?这就要创新。一方面要有行政手段,严校长曾经打比方说,机制就像两只手,一只是政府这只手,另外一只是市场这只手,市场这只手是学习资源中心项目,是最难的一只手。我们从立项开始,始终力求通过市场机制,使大家有意愿、有途径、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但这个很难,但是我们一直把它作为主要目标,我们现在构思的就是总中心和分中心。当然大家境界比较高,开始的时候先从免费的共享交换开始,我们要用市场的机制逐步地建立一个交易基础,从无偿变成有偿,然后通过交易、交换等多种形式,瞄准这个方向,努力来实现分散资源的共享。这是第三个方面的工作,应该说现在有一些初步的进展了,这要感谢我们在座的示范应用单位的共同努力。
  第四,力求创新服务模式。刚才志坚校长讲了,开放大学是一台、一库、一伍、一行。我们这个项目是1平台+N库+N网。一个平台是共享的平台,如果不是一个平台,而是N个平台,大家都不见面,如何共享,如何竞争?N个库是包含各种类型的专业库、学习的资源库,可能是社区教育库、老年教育库、学历教育库、培训库。应用示范单位自己就是一个库。N个网站是指多个应用的方式,比如现在做的农村党员干部学习资源网,或者有社区教育的网,有学历教育的网,网络教育的可能有北大、人大、清华、师大的网,也可能有职业技术学院的网,多种应用方式,各取所需。应该说我们做了一点点探索,因为原来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层次,用这套技术做了一个试点,尽了一点义务,。中职领域有一批很优秀的资源,特别是技能培训资源。我们对这些资源进行了征集,有3000多个,经过技术筛选出1800个,用现在这一套系统放到网络上,总体效果不错,点击率很高。刚开始100的带宽用满了,现在的点击量是一天接近20000个,虽然和新浪、搜狐、腾讯这些很难比,但是在教育系统里已经是很大的点击量了。
  从目前的应用来看,我们这套技术总体上还是可以的。今天开这个会议,表明这个课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典型应用示范阶段,典型应用示范阶段主要是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通过应用示范进一步地验证、修改、提升我们的整体设计。第二个问题,通过应用示范汇聚一批资源,这些资源就是我们资源中心的原始股。应用示范不是说我们这个课题组做好了,只请大家来帮个忙,而是通过应用示范,每一家应用示范单位都要成为这个中心建设者中的一员,所以,我们要共同成为探索、推进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者。资源量加大以后,升级、效率、学生利用资源是否方便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第三个问题,通过应用示范,进一步地摸索、探索新的服务方式。现在的服务方式主要是课题组通过前期的调研构思的一些服务方式,但是应用示范单位的情况各不相同,面对的学员也各不相同。我相信,通过这个应用示范,大家可以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服务方式。这些服务方式不排除有一种、两种或者三种会成为未来适合我们国家国情的、适合网络教育资源的最重要的服务方式。
  第三句话我想从项目负责人的角度讲希望,或从行政的角度讲要求。对于参加应用示范的单位来说,我觉得要定好三个位。
  一是对于典型应用示范单位,我们前面已经评审了一批,这次来了有意向的第二批,,我们希望根据应用示范的情况稳步地、逐步地扩大应用示范的范围,当然也不能扩得太大,不然管理不过来,效果反而会受到影响。参加了应用示范自然就成为教育部、财政部这个项目的成员,是项目的研究者之一。当然,也就成为这个项目成果的原始股东,最早拥有部分知识产权者之一了。对于一些学校来说,觉得能够参加教育部、财政部的项目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当然,我也觉得很光荣。但我们更多地应该考虑的是责任,我们不是为某个人、某所学校做事,而是为国家做事。大家要齐心协力,探索新的途径,力争有所突破,这是对于典型应用示范单位来说的第一点要求。
  二是典型应用示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社会已经做好了,我们只是拿来用一用。有一个原形或模型做出来了,就要在用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寻找真正的问题所在,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是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怕烦,发现问题了就和项目组联系,我们一起来研究解决。开始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遇到的问题越多,越意味着在这个地方会有重大的突破。当然,即使遇到的问题不多,我们也要把它提出来和项目组一起研究、解决。所以,项目典型应用示范的过程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探索的过程,是我们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一个过程。
  三是典型应用示范的过程是推进我们所在单位、所在地区、所在学校信息化的过程,也是探索新的信息化路径的过程。建设资源中心的目的不只是搭一个平台,而是通过这个平台为各个学校、各个地方、各个行业提供新的支持,使大家在信息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快一点、更顺一点。这个项目本身的力量是有限的,,所有的应用示范单位都做好了才是这个项目的最大力量。这个项目不同于公司、企业投资的项目,投资完了以后不能随便用他们的东西,我们是财政项目,是老百姓的钱支持的项目,我们希望在这个平台上大家都能够往前走。可能各个应用示范单位以往都积累了一些经验,那么,这次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路径、新的思想方法,大家可以将这些新的思想方法和学校原有的基础条件结合起来,使本单位、本地区、本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更快,使我们的学生,无论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都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网络享用到更好的资源和服务。当然,在此基础上,我们项目组也要不断提高认识。
  如上所述,这个项目本身是财政项目,项目的共享机制是会员制,大家会问会员费是否被项目单位拿去运营了?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会员费将全部用于资源的应用,用于鼓励会员单位提供优质资源。如果某家会员单位提供的资源比较多,这些资源的使用率又比较高,那么你交了十万块钱,最后可能得到三十万。某些单位提供的资源可能比较少,但你更多的享用了别人提供的优质资源,我们不会从大家身上克扣一分钱。因为中央财政对这个项目是有投入的,并且志坚校长把这个项目看得很重,看作是电大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不从大家的会员费里头挣钱,这是构思机制上的想法。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资源,并且都是好资源。每一个学校都希望资源做得好,用的人多,假如资源做得好的学校跟资源做得差的学校的收益都差不多,就没有学校会花精力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资源呢,所以,我们这一次构思的项目机制是会员机制。
  对于项目组来说,尽管在前期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但是在下一步的应用实践过程中,还有三点需要注意。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学生,要向我们每一个应用示范单位的领导、老师包括学生听取意见,要知道我们的系统哪个地方使用不方便,哪个地方还有改进的余地。
其次,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组要不断优化系统平台,改进我们的软件设计、规范标准、服务机制。我认为这个阶段的工作可能比前面那个阶段的工作难度更大,因为在应用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项目组的同志更要静下心来,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再次,要把为典型应用示范单位服务的过程作为我们资源中心未来发展的一个渐变过程。志坚校长来之前,我在中央电大工作时曾经说过,广播电视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样对于一个共享资源的平台,所有的资源都是社会的,平台本身不具备资源,平台要在社会上确立声誉最重要的也是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但是不是说想服务好就能服务好的,光有愿望不行,要通过实践不断地磨炼。这次为示范单位提供服务就是一个磨炼的过程、一个不断地提高服务能力的过程。
  我想利用这个时间对项目组的同志说三句话,第一,要做学生;第二,要把学到的东西尽快地用于改进工作;第三,要做好服务。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在国家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方面有新的进展,并为信息化建设做出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可以做出的一点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