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政府说要做到上学“不愁”,可是从一些媒体报道来看,现在还有很多家庭困难学生为上学“发愁”。这是为什么呢?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昨日在人民网访谈时表示,造成这种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个别地方媒体的片面报道。

  马建斌表示,这种现象本来是不应该发生的。因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为了做到这一点,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大学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各个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大。十年来,我们的投入力度每年以平均26%的速度增长。从制度上、投入上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针对社会关心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马建斌表示,我们对高校学生做到“三不愁”,第一个不愁是入学前不用愁;第二个不愁是入学时不用愁;第三个不愁是入学后不用愁。
  据马建斌介绍,学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里面有一个小册子,就是《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把学生在学校能享受的各种政策以及这些政策所要具备的条件和申请的程序都写在里面了。学生拿到这个小册子以后,就知道自己能够享受什么样的政策。我们还建立了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制度,要求所有的全日制高等学校都必须设立绿色通道,让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学生直接注册入学,入学以后,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资助: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还有勤工助学、社会捐助、学费减免……这些措施,能保证大学生入学前、入学时、入学后都不愁。
  政策力度这么大,可在一些媒体上还是会经常看到有上不起学的准大学生。对此,马建斌表示,一个原因是个别地方媒体明知道有国家政策,为了增强新闻效果而片面地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第二个原因,个别地方媒体在报道前功课没有做足,没有去了解相关的国家政策,没有到相关的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去咨询,导致了报道的片面性。第三个原因,个别地方宣传部门认识不到位、管理不到位。
  一些地方媒体在报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时,为了给学生争取更多社会捐助,可能有意无意地很少提及政府的资助政策。对此,马建斌认为,政府也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但是动员社会捐助,应该让捐助者客观全面地了解捐助对象的家庭情况,也要客观了解他能够享受什么政策或者已经享受什么政策,从而决定自己的捐助程度。这是为社会负责,为舆论负责,也为捐助者负责。
  附:2016年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相关信息
 
· 2016-09-08
  最新更新
· 2023年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分中心主任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第七届中国(长沙)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暨产教融合博览会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 第九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论坛
· 新时代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研讨会在呼伦贝尔召开
· 关于举办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及班主任能力提升研讨会的通知
· 关于举办新时代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研讨会的通知
· 2023中国职业教育虚拟仿真教学资源高峰论坛在烟台召开
·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提升系列公益直播第二期圆满结束
· “2023职业院校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系列公益直播第三期圆满结束
· 2023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公益直播第四期圆满结束